第十二屆中外跨國公司國際年會高端對話錄
多維創新驅動產業升級 助力"一帶一路"
----第十二屆中外跨國公司國際年會高端對話實錄
主 持 人:余春平(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經濟政策研究委員會主任)
對話嘉賓:李云峰(大唐集團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
劉恩專(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天津自貿區研究院執行院長)
楊麗莉(飛利浦照明大中華區副總裁)
安 磊(跨國集團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多邊項目合作專家)
魏 杰(瞻博網絡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及日本公司董事長)
余春平(主持人;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經濟政策研究委員會主任):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
今天下午,我們聆聽了幾位嘉賓圍繞“全球協同創新 振興實體經濟”的主題所作的精彩演講,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見,讓我們收獲很大。
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貿易和投資低迷的背景下,創新合作模式、尋求互惠共贏已成為各國的愿望與訴求。“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正是中國為世界經濟注入強心劑,讓中國全方位開放的進程與世界發展需求緊密結合,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的繁榮。“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一些大項目逐步落地,均超出了預期,這與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建設“一帶一路”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開展提供了歷史機遇,另一方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為推動“一帶一路”的進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梢灶A見到,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創新將成為提高產能質量和科技水平的不竭動力。中央強調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推進改革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創新的協同性、多維性越來越重要,例如創新合作機制,充分利用公共產業的互補性,發揮協同效應,創新合作平臺,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應用技術,創新股權模式融合,共享網絡資源,不斷提高產產品和貨物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技術創新一定要企業先行,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成為關鍵。
今天我們的對話題目是:“多維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助力‘一帶一路’”。我們有幸請到了幾位中外跨國公司的專家和學者,他們分別是:大唐集團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李云峰;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天津自貿區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恩專;飛利浦大中華區副總裁楊麗莉;跨國集團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多邊合作項目專家安磊;瞻博網絡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及日本公司董事長魏杰。我們先請幾位嘉賓分別發表看法,然后再進行互動交流。首先請李云峰主任談。
李云峰(大唐集團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
非常感謝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感謝主持人提供這次交流機會。今天對話的題目是“多維創新驅動產業升級 助力‘一帶一路’”。我來自能源電力行業,所以想結合自身行業和企業特點,就電力行業創新驅動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助力“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一些考慮和做法與大家分享。
關于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我認為,發展“綠色煤電”是推進能源電力產業轉型升級的應有之義
當前電力發展過多強調“去煤化”,實際上是有失偏頗的。創新發展“綠色煤電”應該是推進電力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
早在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革命戰略思想,就指出“要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充分肯定了煤炭在我國能源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煤炭仍然是我國能源的主體力量。
剛剛發布的國家“十三五”電力規劃和“十三五”能源規劃明確提出“把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立足點和首要任務”,進一步確認了煤炭的主體地位。
之所以說創新發展“綠色煤電”是推進電力產業轉型升級的應有之義,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考量:
能源資源稟賦:煤炭占我國能源供應總量的64%,決定了要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必須主要繼續依靠煤炭。
經濟發展階段:雖然GDP總量雖然超過10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國仍是是發展中的大國,從經濟性考慮,“去煤炭”并不具備現實基礎。
電力裝機現狀:全國電力裝機16億千瓦,煤電裝機約9億多千瓦,占全國裝機容量的60%左右,燃煤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2/3左右。決定了必須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充分發揮已有煤電裝機的作用。
中國大唐在推進綠色轉型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有效改造存量。“十二五”期間,累計投入370多億元,實現燃煤機組的低碳、節能、環保的技術改造,完成124臺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領跑行業。節約標煤8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億噸。
2.創新發展增量。大力打造“大容量、高參數、低排放”的 60萬千瓦級和百萬千瓦級大型超超臨界機組;積極發展冷熱電氣多聯供,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提高能源系統綜合效率。
3.主動壓減產能。“十二五”累計關停180多萬千瓦小火電,“十三五”還將關停100萬千瓦。近期,積極落實有關部門要求,主動取消、緩核或緩建9個煤電項目共929萬千瓦。
總的來看,經過近些年實踐,大唐探索了一條技術先進、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煤電清潔高效利用途徑。為創新發展綠色煤電,推動能源革命做出了貢獻。
關于中國大唐助力“一帶一路”的典型做法
談到“一帶一路”,很多人認為就是輸出中國的過剩產能,這種觀點也是片面的,而且還容易被國際上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一帶一路”提出的初衷,是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區域合作平臺,實現各國間政策、道路、貿易、貨幣、民心的“五個相通”,從而共同打造政治經濟文化互信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因此,“一帶一路”是一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戰略倡議。
中國大唐正是秉持這樣的理念,在引進來和走出去兩方面加強國際合作,助力“一帶一路”發展。
一方面我們比肩國際一流企業,瞄準國際一流技術、一流標準、一流管理,積極開展國際戰略合作。中國大唐與法國EDF共同投資建設國際領先的電力示范項目,另外也在探索在第三國進行合作投資。
我們與美國GE的戰略合作非常密切,就在昨天我們剛剛對中國大唐和美國GE聯合組建的燃機三大中心啟動了揭牌儀式。聯合建設清潔能源發電培訓中心、國際電力數據監測診斷中心、國際燃機檢修中心,通過“三大中心”的戰略合作,“下先手棋”能促使我們在人才競爭、管理競爭、技術競爭中占領國際制高點。另一方面,借助于我們在電力設計、工程技術、運營管理和檢修維護全業務鏈一體化的優勢,我們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投資合作。中國大唐已經在東南亞的柬埔寨、老撾、緬甸、以及印度、巴基斯坦、蒙古等國家進行項目合作,主要涉及發電、電網、環保以及相關技術服務。中國大唐國際化業務規模不大,但我們經營穩健,所有項目都實現盈利,而且都受到所在國高度認可。中國大唐國際化發展積累了很好經驗。
劉恩專(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天津自貿區研究院執行院長):
大家下午好!
我們國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兩個重要抓手就是建立兩種自貿區:一種是與其他國家簽訂自貿協定形成的FTA自貿區,它主要是在遠景目標上要構建中國主導的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在開放、市場準入、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上建立一個堅實的基礎;另外一種自貿區就是我們自主開放的,在我們沿海和內陸建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它的模式來自于國外的自由港和自由區。
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引領下,致力于4個方面的制度創新,為企業制定開放戰略提供堅實的制度基礎:一個是投資領域的開放。我們大家知道,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這是投資管理模式的一方面;第二個是基于金融改革的創新實踐的基礎,為企業搭建走出去的平臺,包括企業基于對外的貿易援助項目,包括企業各種各樣的投資項目,等等;第三個是制度試驗和創新,就是貿易監管模式的創新,主要致力于貿易便利化進行各種基于單一窗口、放寬口岸的一些監管的規制、貿易的暢通;第四個是致力于金融的創新實驗,實際是一個金融的六個過程,這種金融的創新實踐首先從跨境人民幣的使用作為突破口,金融領域超前的開放,包括雙向外貸,包括我們對于大的投資集團來說,人民幣的雙向基金池的改革措施。
現在在這個方面,上海自貿區和深圳前海自貿區推進得更快一些,上海自貿區建立了自由貿易賬戶為基礎的金融體系,我們天津自貿試驗區也在這方面進行了大幅度的推進。到現在為止,我們天津自貿試驗區一共有持牌的金融機構100多家,同時建立了服務于“一帶一路”的項目庫,總投資大概是1800多億。另外一個創新點就是為所有這些創新,政府建立一個為開放、創新提供平臺的,以簡政放權為中心的事中事后監管模式的改革,也就是克強總理在視察上海自貿試驗區所總結的“放、管、服”。天津自貿區作為第二批自由貿易試驗區,它正在成功地推進。希望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各位專家,有機會到天津,到天津自貿區走一走,我們天津財經大學在李校長的強力推動下,成立了天津自貿區研究院,我們也愿意為大家提供各種各樣的關于自貿區政策方面的智力支持,謝謝大家!
楊麗莉(飛利浦照明大中華區副總裁):
負責大中華區政府及公共事務的戰略與合作、及企業社會責任。曾擔任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之前,曾就職于中國美國商會,中國商務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促進處,北京市政府等部門。
各位領導,大家好!
我有幸曾參與過2003年的第一屆中外跨國公司國際年會,那是我作為組委會成員參與的,現在13年過去了,我作為對話嘉賓,再次參加第十二屆中外跨國公司國際年會,感到非常榮幸,愿意在這兒與大家作一個簡短的思想分享。
我先介紹一個我們的公司。飛利浦已經有125年的歷史,飛利浦照明是2014年飛利浦戰略拆分獨立出來,飛利浦照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是去年7月在上海閔行區注冊成立的。為什么戰略拆分?這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全球化浪潮密切相關,船小好掉頭。飛利浦拆分成為兩個完全獨立的公司。飛利浦照明是一家歷久彌新的公司。
今天的對話題目是“多維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助力‘一帶一路’”。我從四個角度看“多維創新”。第一個角度是技術創新。目前飛利浦照明推出的是智能互聯照明。智能互聯是什么概念?舉例說,我們會議大廳上面的燈不僅僅具有照明的功能,還有通訊和室內定位的功能。整個照明系統的供電不再來自于傳統220伏電源線,而是來自于網線的供電,極大地減少了能源消耗,這是一個突破性的技術。同時,在智慧城市中的智慧道路照明,我們有一個全球的項目,規模是9萬盞路燈,全部通過物聯網的技術連接起來。同時,我們設想一個家庭中的場景,所有照明均通過APP或者無線遙控系統,可以實現定制化服務和想要效果。另外一個領域是城市農業,我們做城市農業已經有50年的歷史,城市農業可以減少空間的使用,減少植物用水量,減少對農藥的使用。剛才科技部的領導也講了,我們現在在第幾產業很難說得清楚,但是現在我們定位飛利浦照明是一家物聯網照明公司。
第二個角度是模式創新。飛利浦照明是一個商務模式創新的公司,我們現在提出了“照明即服務”的概念,我們現在與合作伙伴合作的時候,把從產品設計研發一直到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過程,全部納入到飛利浦照明的體系里面,我們從傳統的制造商轉變成服務的供應商,這樣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實現了商務模式的一個轉型。
第三個角度是知識產權的創新。我們在全球有一個開放平臺,在LED方面開放了約300個項目的創新技術。我們希望首先把產業做大,產業做大后,我們公司才能做大。所以,我們在分享我們的新技術給行業其他公司的時候,是通過這樣一個公共開放的平臺。
第四個角度是生態環境的創新。我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真正的創新生態圈,飛利浦照明在全球有眾多的戰略合作伙伴,目前我們也正在中國積極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
四個方面創新的維度,對助力“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會有助益。此外,我還想講一點的是:“合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中國人一直在講的,我覺得現在的這個創新時代是中外集團公司握手擁抱的時代,我們希望應該更多地攜起手來去做一些事情,尤其借助“一帶一路”的平臺,在標準和技術創新的引領方面,我們應該進一步地合作,謝謝各位!
安 磊(跨國集團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多邊項目合作專家):
各位朋友好!
前面有很多嘉賓以資深的經驗與我們分享了對于產業及“一帶一路”方面的觀點。我想,我們可以從多邊框架下所達成的共識以及一些具體措施的角度,來談談從全球角度如何看待創新產業升級和“一帶一路”相關的問題。
最近G20杭州峰會上,首次提出G20創新增長藍圖及具體的行動計劃,為全球創新增長開辟出新的路徑,認定了創新作為核心要素驅動全球經濟的發展。我認為,創新的核心應該圍繞著四個創新的本質。G2O中國年在創新發展的原則上,以全球價值鏈的角度,各成員國制定基礎設施改革議程,制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框架,以及科技型計劃及主題措施。中國的“一帶一路”更是各國所認可的一個務實有效的、推動全球發展的一個抓手,可以說,這是首次在全球框架下,把創新包容發展和全球價值鏈等要素都關聯了起來,與全球發展的經濟治理一體化了。
今天李維安教授已經提到了公司治理的變化,他已經定義了“綠色治理”,我覺得我們也可以談這個“綠色治理”是什么樣的定義。但是時間不多,我想著重從一個我認為的“綠色治理”的認識角度,來談談如何以包容發展為原則的一體化“綠色治理”,來實際推動一個跨國產業鏈的發展將會是怎樣的。
也就是說,在全球面臨著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發展程度和不同的政治、文化和實際需求的情況下,作為全球性社會企業,我們應該怎么定義產業升級?剛才我們有機構代表也在,所以我覺得這個應該可以點到,IEA是國際能源署,它統計說,在全球,超過10億人沒有任何程度上的電力保障,并且有超過29億的人口靠散煤和秸稈取暖,在這個情況下如何包容有序地讓這種地區獲得產業升級?中國的“一帶一路”的戰略,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一個例子,這就是如何把上面的那些想法,上面的框架和上面的那些措施結合起來。剛才李主任已經提到了,我們這邊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特別響當當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如果能把這個技術和能量的服務推廣到“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使他們的能源技術提升,這也是屬于一個產業升級。我就是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創新、綠色。謝謝!
魏 杰(瞻博網絡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及日本董事長)
前久保田全球董事,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前三井物產中國總經理,前思科中國副總裁,并供職三菱商事日本總部。
首先謝謝大會主辦方邀請我參與這個活動。
我出生在中國,然后到國外去學習工作。從我的職業生涯來說,曾在國內研究機關和政府部門工作10年左右,然后在日本大型綜合商社工作過12年,后又在美國的IT公司工作將近10年,就今天的對話主題,我不想講我們公司的事情,而是基于我之前在三井、三菱的經驗,談談我的兩個想法,與大家分享一下日本商社如何帶動日本制造業走向全球,希望對我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有所啟發。
第一個想法就是,在實施“一帶一路”走出去的戰略過程當中,我們會發現,我們很多大型國企到國外去并購,包括并購美日歐的一些規模并不算小的企業。但在這些并購過程當中,我觀察到存在這么一個現象,我們現在很有錢了,可以去跟競標的外國企業拼價格,甚至可以拿下很多大企業,但是在買下來之后,我們并沒有把它經營好,并不能把它管理好。這里頭,當然有很多各方面的原因,但是我覺得,最大的原因還是人才的原因,就是當我們買下來那個企業之后,可能我們并不熟悉所在國家的文化,并不熟諳那個企業的理念,缺乏適宜的人才去做好管理和經營工作。我覺得這是個最大的問題。我們從中國派出去的一些人員,雖然他們很敬業,很努力,但他們可能搞不定那些美日歐企業外部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們并購失敗最重要的原因。我建議,我們的科技部、教育部在制訂諸如 “千人計劃”一類的相關計劃的時,要注重引進這樣一些人才,同時是不是也能請國資委、商務部來牽頭,搞一些類似這樣的人才計劃,不是從學術角度,而是從企業經營角度,引進一些國外的管理人才,特別是我們華人在國外做得比較成功的人才,幫助我們到一些并購企業做管理工作,專職也可以,兼職也可以。這是第一個想法。
第二個想法就是,借鑒一些日本大型綜合商社的經驗,推動中小企業走向“一帶一路”。舉例說,日本三井集團這種大型上市企業,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般的制造業企業則不具備相應的條件,即精通國外法律,熟悉當地民情和政府管理,擁有廣泛人脈資源,等等??墒窃谌毡敬笮蜕躺缬写罅窟@樣的人才,他們是在做貿易過來的,有豐富的經驗,當這些貿易環節不再是這些商社的專利之后,這些人才就開始轉向,考慮如何帶領日本的制造業,日本的一般企業,甚至中小企業,去到國外,去到歐洲,去到美國,去到非洲,來到亞洲各國,最后能夠讓這些企業在當地扎下根來,不光是生產產品,還可以占領當地市場,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這個詳細的內容我想沒有時間在這里講述了。我覺得,我們商務部可以牽頭,就是如何去學習和引進一些日本大型綜合商社在這方面的經驗,帶領我們自己國家的一些企業嘗試到國外去投資設廠,去做外向型發展。我想,這也是我們“一帶一路”戰略應該涵蓋的一個重要過程。我就說到這兒,謝謝大家!
相關新聞
-
無相關信息
- 集團信息
- 宏觀政策
- 研究報告
- 會員之窗
- 國內首艘40000立方米中型全冷式液...
2023年3月31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聯合中船貿易為日本KUMIAI公司建造的40000立方米中型全冷式液化氣船“MIRAI”號順利交付。 “MIRAI”號是江南[詳細]
- 2021-06-28 15:27:56五峰山過江通道接線正式建成...
- 2021-06-25 15:09:35共同奏響汽車強國的“武漢樂章”...
- 2021-06-24 14:34:01中國品牌500強發布 中國一汽連續18...
- 2021-06-23 15:54:32中國聯通助力水利信息化建設譜寫新...
- 2021-06-22 15:43:25新加坡最大光伏電站并網發電 中國...
-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丨財政...
在今天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基礎厚實,中國的大發展成為世界的大機遇。劉昆介紹,新時代十年來,中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的躍升,發展的[詳細]
- 2020-07-13 17:27:46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
- 2018-05-29 16:04:32科技部 國資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推...
- 2017-12-19 10:01:50發改委加緊制定第三批混改企業實施...
- 2016-05-24 16:31:58生產制造等四重點領域將推進電能替...
- 2016-05-19 15:39:41國務院:央企管理層級壓縮一半 法人...
- 我會編撰《中國集團公司30年》一書...
由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編撰的《中國集團公司30年》一書,已于國慶70周年之際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共十章,38萬字。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陳昌智和原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賀光輝分別作序。[詳細]
- 2016-10-24 15:11:08大會主題:公司治理改革深化與中國上...
- 2015-11-27 16:03:02我會《充分利用美國科技創新資源—...
- 2015-04-14 14:09:28我會在京舉行科技部課題座談會...
- 2013-10-29 09:45:06我會在京舉行亞行課題研究報告研討...
- 2011-11-29 20:33:54法律課題組有關“企業法律風險管理...